双廊白族农民画社 二维码
514
发表时间:2019-08-13 13:42作者:双廊来源:双廊 12年的春节,双廊六七十岁几个不会绘画的白族农村妇女,在沈见华先生的鼓励和指导下,在双廊“白居”三百平方米的院子里选了一个展览场地,大家齐心动手,焊钢管的、打磨地的、选板拼板的、布展的,从开天辟地以来,在双廊做了一次“双廊白族农民画展”。并成立了“双廊白族农民画社”。 双廊白族农民画社成员在北京览出期留影 开展那天,邀请了当代艺术家韩湘老师、大理电视台,还有当地老百姓三百多人参加“双廊白族农民画社”的成立大会。社长由当地白族青年赵定龙担任,画社人员都是当地五十至八十多岁的农村白族妇女。从“画社”成立那天至今年短短的五年期间,她们创作了上百幅的画,曾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展出,受到艺术家的赞扬。 作品:《白族中堂》 作者:王秉秀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八十厘米 × 八十厘米 日期:二〇一四年六月 作品:《人生》 作者:小双娘材质 布面油画 尺寸:九十厘米 × 二百七十厘米 日期:二〇一四年一月 收藏:已被收藏 《人生》三联幅是小双娘二〇一三年的创作。图中描写了一家三代人的前世今生,也是双廊过往今来的画传。 小双娘画了她的父母。父亲曾卖过布。她在图中是扎了两条辫子的小女孩。一家亦耕亦渔。住洱海边。在受风得浪的玉几岛生活。 玉几岛住民多属姓赵。祖先拴船开荒而定居。今有赵氏宗祠。后代祭祀不辍,早已繁衍成族挤满全岛。从三联幅构图的由简到繁,亦可见子子孙孙金玉满堂。 相传乾隆行迹到过大理,看寻常人家门匾写“天下第一家”觉得被冒犯,一问,人家六世同堂。 中幅画面中,小双娘已成家主婆,生育二女一子。二女同胞姊妹大双小双,小儿子叫大力。那时二女尚小,得力于一家勤劳,夫渔妇耕。双廊背山面海,田地窄小,每户平均几分。后来大双嫁而得子名锦渊,小双得女名子又。 第三图则是画的现在的生活,背着外孙画画在白居,一向也是小双娘家的本址,今为艺术家沈见华的工作室和创建的双廊白族农民画社所在地。画面里有众多农民画家和刺绣的白族妇女在工作,也有锦渊的身影。 作品:《烤烟》 作者:张培秀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一百厘米 × 一百二十厘米 日期:二〇一三年二月 作品:《鱼调》 作者:李天顺 材质:布面油画尺寸 八十厘米 × 八十厘米 日期: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作品:《奶牛》 作者:杨光旗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八十厘米 × 八十厘米 日期:二〇一三年十月 作品 《双廊》 作者 王淑和 材质 布面油画 尺寸 一百六十厘米 × 八十厘米 日期 二〇一四年五月 《双廊》是文丽妈对儿时记忆的一个创作写照,而当下双廊因旅游的发展已完全没有创作里所描绘的农林牧副渔的生活场景。 作品:《农民画家在木香坪》 日期:二〇一四年八月 材质:布面油画 作者:赵定 尺寸:一百二十厘米×七十五厘米 作品:《小树林》 作者:张畅应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八十厘米 × 八十厘米 日期:二〇一四年六月 作品:《四盆花》 作者:李自旺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八十厘米 × 八十厘米 日期:二〇一四年七月 上一篇聆听那些来自乡村的声音
下一篇白族建筑工艺
文章分类:
民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