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醉美双廊
 双廊艺术小镇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全民参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新双廊 
 

文化古迹—兴良庙

 二维码 180
发表时间:2019-08-12 13:35作者:双廊来源:双廊

“兴良庙”属双廊早期庙宇古建之一 , 始建待考 , 位于村南。双廊村古称‘良甸’, 有大兴良甸疆土 , 永立善德良风之意。现存‘兴良庙’门石刻匾 , 上题康熙癸酉岁原任永平县典史兼署县任杨尚华题 , 尾题咸丰丙辰年季夏月吉旦三村士庶重修。

大殿正中供奉柏洁夫人塑像 ; 南堂供奉子孙娘娘 ; 北堂是财神老爷。南漏阁即为三村(康海、天生营、双廊)昭宗祠堂、北耳房三间即为香客炊事用房。

土改后 , 北耳房分归地主杨应春 , 其他归粮食部门管理 , 毁了塑像 , 作储存粮食仓库。因庙古老 , 时有倒塌漏雨等情而放弃使用 , 随后 ,又为双廊第十生产队作打场利用。

1966 年 , 古庙年久失修 ,全面倒毁。此后 , 由双廊公社企业办依旧基重建 , 新建后 ,院内设有乡镇企业办、文化站、兽医站、林业站等各部门 ,1989 年后改为乡政府招待所、旅社食堂等。

因庙中原有柏洁夫人、子孙娘娘、财神塑像 , 百姓心目中总认为 , 庙倒神灵在。多年来 , 无论是生小孩、取乳名、结婚求福、经商求财、家宅平安都来祭拜。

由于院内设有政府各部门办公 , 群众不好入内 , 仅在大门口祭拜 , 并把生子赐福的对联贴在门前古树上。

庙前两棵大青树是古人所栽 , 直径 2.6 米 , 约三百多年 , 仍枝繁叶茂 ,阴翳遮天 , 十分壮观。

近年间 , 两棵古树 , 先后枯亡 , 笔者认为其因大概有三种。(1)1958年“大跃进”砍掉多枝主干 , 以作水车车叶子用 ;(2)多年香火被熏 , 甚至部分根被烧 , 废弃梅胚 , 垃圾乱倒 , 导致根腐 ;(3)近年开挖污水处理管道 , 截断部分主要根系 , 至 2015 年前两棵古树彻底死亡。

无论是有庙无庙 , 有树无树 , 多年来都在大门口祭拜 , 祭拜神灵是民族的旧习俗 , 也体现了当地百姓虔诚信仰和民俗崇拜的特色 , 总之更吸引了各地游客的好奇与驻足。(杨震提供资料)  

1.JPG图片.JPG






兴良庙碑额


文章分类: 文史
分享到:
为您推荐
文章附图

1. 边纵七支队乔后大队和国民党驻双廊的保安团激战,乔后大队撤退后,当地地霸相勾结,对地下革命同志大肆搜捕。当时康...

文章附图

心一桥是一座石拱桥,处在石块村至石牛坪的要塞,是古代通向鸡足山必经之路,桥下水流湍急。据考证该桥是鸡足山金顶寺心一...

文章附图

本主行宫,又称“本主大爷圣殿”。与红山景帝祠同期修建,景帝祠与本主行宫互为姊妹庙,原由为祭礼同一本主,且祭祀活动相...

文章附图

大建旁魁星阁位于大建旁村南,金甲阁下,是二重檐阁式建筑,建于清代,保存完好。阁楼二层塑有魁神,有魁神点笔之说,经常...

文章附图

双廊魁星阁在丽岭峰下,过去在岸畔水中,从岸边铺一条石块便道进去,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粮点,近年来修建为文化广场,诗联...

文章附图

“兴良庙”属双廊早期庙宇古建之一 , 始建待考 , 位于村南。双廊村古称‘良甸’, 有大兴良甸疆土 , 永立善德良...

文章附图

秦汉迄今,历史延续几千年,建制变更繁迭,有兴有废,时分时合,生活在双廊白族聚居群落,历经沧桑,生衍不息,创造璀璨文...

文章附图

为传承和发掘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加强双廊文化阵地和文化人才建设,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活跃双廊建设“艺术家小镇”文化氛围,6月中下旬,双廊镇分别组织了洞经古乐和民族舞蹈文艺骨干培训。

文章附图

7月31日上午,双廊古镇景区精细化管理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双廊村魁星阁举行。此次宣传活动由双廊镇党委政府组织镇团委、...

文章附图

景点中文介绍:双榕桥、吉利坡、夫妻树是民族文化街上的一道风景线。绿萝山北侧(白语:敌寸官达沟)年年发洪水,红土泥沙...

文章附图

民族文化街横贯集镇南北,由长约三公里的主街道和数十条小巷道组合成鱼骨造型,俗称“鱼骨街”,以白族民居建筑为主,沿袭了传统的白族建筑艺术风格。